V6哈希
有句话说的好:旅游,无非就是从一个自己待腻了的城市,去到一个别人待腻了的城市。而有一个城市,我在6年来去过不下20次,那便是上海。
提起上海,或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什么正面形象,而是“排外”“装逼”这样的印象。这也难怪,就像是身体的排异反应一样,人类的本能便是如此。
就在最近,网上流传着一个看似离谱,却又透着些许合理的“段子”,是说两个人在为爱鼓掌的时候,男方会大喊“沪爷冲击”。
当一件事过于离谱的时候,它的真实性反而会增加。这个“段子”的真实性我们暂且按下不表,但这句“沪爷冲击”可是实打实地冲击到了网友们。
之后B站up主【初霁chuki】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“海宝”,配上这些冲击性十足的上海话做成了表情包,让海宝又火了一把。
当然,这其中最为流行的,还是那个“沪爷冲击”。
如果说名气上有谁能跟上海世博会抗衡的,也就只能是北京奥运会了,于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“福娃”,马上就被请出山跟海宝对对碰了。
地域笑话永远不会过时,这之后人们纷纷开始寻找各种过气吉祥物,把它们配上当地简称,做成一个又一个“冲击”表情包。
这么看来,家中柜子里堆在一起的海宝和福娃玩偶,或许是京沪之间最和谐的样子。
话又说回来,这些所谓的地域笑话不是在显示IP归属地之后才兴起的,但又确实在显示IP归属地之后“发扬光大”了,河南人偷井盖、东北人吃桌饺、福建人爱偷渡……在网上遇到让自己不爽的言论,马上就能顺着IP查成分,化身“地域黑”进行攻击。
或许是身为河南人被地域攻击的次数太多,先人一步“自黑”成为了一种立体防御手段,看到这些带着地域名阴阳怪气的表情包,我反而有些幸灾乐祸。
但实际上这种以“沪爷冲击”为首的表情包,已经没有纯粹的地域黑那样令人感到愤怒了。在网络发达的当下,我们似乎逐渐习惯于将充满攻击性的言论用表情包来消解,把“歧视”当做玩笑。
时代终归是变了的,顶着河南IP的人会在宝可梦井盖的新闻下面说这是俺拾嘞;顶着上海IP的人会说每天都喝现磨咖啡然后citywalk;顶着福建IP的人会说“妈祖是早上问的,人是下午到的”。
我曾在微博的一个匿名bot上看过一则投稿,名为“北京的麻雀怎么这么大”,稿主在文中讲述了自己幼年在北京时遭遇的“排外”。
我第一次去北京已经是五六岁的事了,现在那段记忆早已模糊不清,更不会记得北京人怎样怎样,唯一的印象只有天刚蒙蒙亮就被家人拽起来去看升旗,为此我还极度不情愿地哭闹了好久。
去年年底,我时隔十几年再次来到北京,跟几个亲友K歌到半夜,然后叫了个滴滴回酒店。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“北京的麻雀”那则投稿的影响,我在车上聊天时都变得字正腔圆还带儿化音,有意识地去模仿北京话。
自以为完美的模仿,实际上被本地人轻松识破了——但不是贬义,那司机说:“你们是来北京旅游的吧?祝你们玩的开心啊!”
如果《北京欢迎你》是虚假的,那我见到的大抵不是北京人吧。
我承认,地域刻板印象想要改变很难,尤其是老一辈,他们在践行着“刻板印象”的同时,也总会把其他地方的刻板印象灌输给下一代。但当你真的走的地方多了,就会发现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很友好的。
我因为二次元而认识了很多上海的朋友,并未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好的地方,曾经被家人问起今后想去哪发展,我的回答也是上海,似乎在去了世博会之后,这座城市就深深吸引了我。
然而,家里的长辈却让我小心上海人,说他们不仅排外,还精明的很,然后搬出他们年轻时在上海遭受的异样眼光,来证明这种刻板印象的正确性。
我当然不会因此而疏远结交的上海朋友,近几年去上海的频率也越来越多——虽然大多是为了参加二次元现地活动,谁让“中国只有一个城市”呢?
俗话说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,大家都挤破了头想要去大城市发展,尤其是上海。
上海的公交车会用上海话报站,但那对我来说如同外语,一个字也听不懂。每当这时我都会清晰地认识到,即使早上八点在上海街头拿着一杯咖啡citywalk,我这辈子也始终是个“乡毋宁”。
上海到底哪里值得向往了?在去过这么多次上海之后,我再次向自己发问。
今年11月,ASL(ANISAMA WORLD,日本最大的二次元拼盘live)就要来上海开了,亲友问我要不要去。我看了看嘉宾名单,思考了一下还是说不去了。
我想明白了,原来我不是向往上海,只是向往自己感兴趣的东西,而那些东西,又恰好总开在上海罢了。
上海这个城市挺不错的,但在去了这么多次之后,我大概……终于是厌倦了——别人问上海哪里好玩,我会说没啥好玩的,问我什么好吃,我会说日料吧。
现在我转而向往广州了,因为好吃的多。
将我们设为星标☆,点点在看
就可以及时看到文章和资讯啦
感谢大家的支持!